一位清大博士的認知學習經驗一

前言
我曾經有過很辛苦的學習過程
「如何有效率的學習」是我從國一開始,就一直求而不得的問題。國小的時候,學什麼都簡單,不知道為什麼,上了國中,就天崩地裂了。上數學課,只聽見老師嘴裡唸唸有詞,可是我卻完全聽不懂,更慘的是,連問都不知道怎麼問。前面都不懂了,後面就更不要說了,很慘。物理,化學,英文也都是一樣,我開始懷疑老師可能是外星人,不然為什麼我完全聽不懂他們的語言?
我記得國一時,在公佈欄上看到榮譽榜上的某個學生各科成績幾乎滿分,非常羨慕。有一次在走廊見到那個學生,心中竟然有一種看到明星的崇拜心理。我也常常請教別人讀書技巧,然而得到的答案大都是「上課前要預習,上課後要複習」,「上課要認真聽講」,「不要死背,要能活用」,「勤能補拙」。這些指教,我奉行不渝,可是成績依然沒有起色,至於其他偏方,包括「鉛筆要削尖」,「考試前要拜拜」之類的技巧,效果就更有限了。
幸運的是,我的成績在國三時突飛猛進,聯考時居然考了全校第一名,以非常高的分數進入建中。有一次返校座談,學弟妹們問我如何讀書,我發現,我居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,只好又繼續鼓勵他們:「上課前要預習,上課後要複習」,「上課要認真聽講」,「不要死背,要能活用」這些老生常談。
在建中時,我是屬於那種勤能補拙型的學生,每天都非常用功唸書,才能保持不錯的成績。有個同學,簡直像是天才一樣,也沒看他比我認真,可是他解起數學題目來,就是一副信手拈來,理所當然的樣子。我非常羨慕那種又會唸書又會玩的人,念了建中三年,我的心得就是:我絕對不是天才,因為我只能靠苦讀換來成績,但我真想知道天才的腦袋裡是長成什麼樣子的?
我在清大電機的時候,有一位助教,二十六歲就拿到博士了,他來上課時,全班都竊竊私語地傳話:「這個是天才喔,聽聽看有什麼不一樣!」。我很認真聽講,結果發現他講課的內容大部分是:「。。。這部分很簡單。。。就直接變成這樣子。。。這部分也很簡單,就直接這樣子。。。」聽完兩小時,只知道內容應該是很簡單,可是我卻一點兒都不瞭解。我心中想:天才真是難以瞭解啊!
幸而我終於找到學習方法
到了念博士二年級的時候,我開始接觸到「認知科學」,忽然有一種「眾裡尋他千百度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」的驚喜!這門學科的理論似乎是針對我長久以來的問題而回答的,我閱讀時,常有「與大師對談」的感覺。所有過去的經驗,疑惑,知識都逐漸整合在一起,一切都清楚了,如果讀書也有打通任督二脈的時候,大概就是這樣啦!
從此之後,我的學習過程,就變得非常有效率,接近當初我所羨慕的「又會玩又會唸書」的那種人。在考博士資格考的時候,別人都要全心花上半年來準備,我卻是半工半讀的情況下,只準備了三個月就過關了。
畢業之後,我成為一家軟體公司的負責人,面臨更多學習的挑戰,所幸我已經有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,所以總是能勝任愉快。舉例而言,我曾經因工作需要,要為某客戶撰寫一套會計程式,於是我就到書局買了兩本基礎會計學,一個星期之內,把會計學的原理讀通,再花兩個星期,就開發出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了。資訊業日新月異,常常有新技術發表,只要有某一種相關的程式語言出來,我就會到網路上看看相關說明與範例,花個幾天就可以學會了,連書都不必買。
這樣的學習效率,讓我找到一種自由,我知道我不必受限在我的學歷經驗,可以自由自在選擇自己的工作型態,即使新工作上有些地方是我不熟悉的,我都有自信可以很快學會。
所以我希望別人也能知道這些方法
我在國中時,便曾向老師抱怨我們的聯考制度有問題。老師安慰我:「現在好好讀書,等將來有能力再來從事改革吧。」我當時暗暗許願,希望有朝一日能以自己所學所知,為學弟學妹們,減少一些學習的痛苦。這幾年來,我發現當初在念博士時所學的有關「認知科學」的理論,對我個人成長非常有幫助,我希望這些理論能幫助更多的人,所以決定將這些深奧的理論,化成淺顯的文字,讓更多的青年學子,能夠瞭解「如何有效率的學習」。這些文章,就是這個心願下的產物。
讀者該有的心理準備
整個系列主要有四部份﹐第一部份是基礎理論基礎﹐第二部分是對應的教學原理,第三部分是觀念探討﹐第四部分是實際應用
這個「學習百分百」的系列,將會粗分為四大部分。第一部份是「基礎理論基礎」,主要介紹認知科學所發展出來的理論,及一些我認為是基礎的概念。因為理論本身可能比較枯燥,所以我盡量用比較生活化的方式,介紹給讀者。第二部分是「對應的教學原理」,主要是討論如何運用對認知科學的瞭解,發展出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。第三部分是「觀念探討」,是運用前兩章的知識為基礎,來解釋一些生活上,或者學習上所面對的現象。第四部分的「實際應用」則是針對某些特定的學習領域,說明如何應用前面所學到的知識,幫助這個領域的學習。
其實「認知科學」通常是一些專門的研究所才有的課程,一般大學生,甚至碩士都還沒有機會研讀,而我現在想要將這些課程內容簡化到高中生可以接受的程度,這個挑戰其實是蠻高的。尤其是第一部份的理論探討,可能會因為過於艱深,而變得索然無味,可是如果沒有先介紹這些理論基礎,後面的實際應用就會變得空泛無據。這過程就好像武林高手練功一樣,沒有深厚的內功當作基礎,再巧妙的招式也容易變成花拳繡腿,不堪一擊。學員如果跳過前兩章,直接閱讀第三章或是第四章也是可以的,但將來有機會最好還是回頭把第一部分唸完,更能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果。
整個系列的目的,是希望學員最後能夠找到一種有效率的學習策略,並且能應用在日常學習中,讓所有學科的學習,都變得得心應手,稱心如意。
學生必須完全主動
這個系列,主要在於幫助學員發展「自我學習,主動學習」的精神。各章節的內容,都在於啟發學員觀察自己,瞭解自己,進而協助自己。
傳統學校中的學習環境,強調老師是知識的傳授者,學生是知識的吸收者。這是過時的觀念,現代的學生,應該瞭解到自己才是學習過程的掌控者,老師就和圖書館一樣,只是等著我們利用的學習資源而已。主動求知,才是最好的學習策略。
我雖然也瞭解,光用書面形式的知識傳遞,可能無法達到最好的效果,但在目前現實情況下,我也只能做到這樣子,將來如果有機會,我也許會召開研討會,和學員面對面,共同討論學習心得。
資料會繼續更新
整個系列的文章,我會根據需要以及最新理論的發展,不斷增補修改,有時甚至會有大幅刪減的情況。它就像是我們的腦海裡的知識架構一樣,是不斷演化成長的,所以如果將來發現內容改變了,也不用驚訝。
各文章內容有時候甚至會有彼此不協調的現象,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。「認知科學」是一個還在演化成長的領域,不像物理學或數學,已經有了很清楚完整的架構,所以它常常是「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」的狀況,學員們不必斤斤計較於分辨哪一種理論是對是錯,而是用心去尋找一種最能幫助自己有效率學習的理論。
系列中會運用很多例子
由於「認知科學」是非常抽象的科學,為了讓初學者很快瞭解它的精義,而不囿於文字的牽絆,所以我盡量以生活中的例子作比喻,希望能達成淺顯易懂的效果。
文中也運用了很多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故事當作學習過程的說明,諸如張三丰如何教張無忌武功,喬峰學武的過程等等。這些例子都非常生動而發人深省,但要瞭解這些例子,並不需要讀者親自去翻閱武俠小說,所以請不要告訴爸爸媽媽,說我鼓勵你們讀武俠小說來幫助學習,這我可就不承認了。
好吧,廢話少說,這就開始吧!

01.  記憶
什麼是記憶
我弟弟常自誇他的記憶力超強,能夠「一目十行」,唯一的缺點就是「過目即忘」。我們誇獎別人學問淵博,也常以「博聞強記」「旁徵博引」「信手拈來」來形容。這些成語,點出了記憶力在生活上扮演的重要角色。機器貓小叮噹的漫畫裡,有一次大雄吃了「記憶丸」之後,就可以把課本的內容都記下來。這雖然只是漫畫的情節,但卻是所有學生的夢想啊!
其實簡單說來,記憶只是一種「把資訊放到腦袋裡的過程」,就好像學生把課本放到書包裡一樣,沒什麼大不了。可是有些學生不會整理書包,放了幾本書再加個便當,書包就塞滿了。有些學生就很厲害,不僅放了書和便當,還可以外加字典,漫畫等等,而書包居然還沒塞滿。我們研究記憶,就是要找到一些方法,來讓我們很有效率地在腦袋裡擺東西,同樣的腦容量,卻要裝比別人還要多的東西!
一些錯誤的觀念
錯誤觀念一:好的記憶能力,就是要能做到「一字不漏」。
有些人以為,所謂好的記憶能力,就是要能做到「一字不漏」的程度,這其實是錯誤的想法。記憶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思考,幫助解決問題。只要所記得的知識,足夠達成這個目的,是否一字不漏並不那麼重要。(當然啦,也有人會反問,可是聯考就是要這樣考,怎麼辦呢?這是另外一個問題,別篇文章再探討)
原因如下:我們每一個人的腦袋中,都有自己的一套知識架構,新的知識進來,一定要和現存的知識系統融合之後,才能算是融會貫通。這個融會貫通的過程,就像是泡牛奶一樣,如果奶粉和糖都沒有溶化,就不叫做牛奶了。泡好的牛奶和原先的奶粉不一樣,所以消化過的知識,也會和原先的知識不太一樣,這是很正常的事吧!
新知識的精髓能夠被融會貫通才是最重要的,至於它是否是「一字不漏」,就不是那麼重要了。
當然啦,有些知識,可還真得做到一字不漏才行,不然就糗大了!舉例而言,打電話給朋友的時候,如果沒有把每個數字都記熟,就只好一直說抱歉囉!另外,醫生如果把「胃癌」的症狀,記錯成「胃炎」的症狀,就可能把病人發炎的胃診斷成癌症末期,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。
錯誤觀念二,記憶力不好,就是笨。
也有些人以為,記憶力不好,就是笨的意思,這也是錯誤的概念。有一位科學家曾經指出,知識其實可以放在兩種地方,一種是放在腦袋裡(Knowledge in the head),另一種是放在腦袋外 (Knowledge in the world)。兩種方法各有利弊,端看你如何使用。
「把知識放在腦袋裡」的好處是使用方便,當你需要某些知識時,馬上可以在腦子裡找到它,隨傳隨到。但是記憶這些知識的過程可能很辛苦,得花上好多的工夫。所以這種方法,適用在使用頻率很高的知識,像是個人的身份證號碼,出生年月日,畢氏定理,交通規則,以及個人專業上隨時需要的知識等等。
「把知識放在腦袋外」,就是將知識存在筆記簿,書本,圖書館,甚至別人的腦袋裡,自己不記憶知識的內容,卻記住知識存放的地方,需要的時候再把它找出來就是了。這個方法的好處是簡單輕鬆,不必硬記太多東西,但使用時需要花多些時間來尋找知識,所以這種方法適用於使用頻率低的知識。舉例而言,許多總經理根本不去記所有客戶的電話號碼,而要求秘書小姐來幫忙記,想要打電話給客戶時,再問秘書小姐就好了。許多律師,桌上都有一本六法全書,以供隨時查詢,也是同樣的道理。硬把六法全書的條文,一字不漏地的記在腦袋裡,雖然可能做得到,但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效益,不值得這樣子做。
這個概念告訴我們,知識要放到腦袋裡面,或者放到腦袋外面,應該從工作效率上做考量,並沒有一定的優劣之分。不把知識記在腦海裡,有時後反而是比較聰明的方式。
我個人認為,所有理科考試,都應該提供相關的公式供學生使用。考試的目的應該是測驗學生如何應用這些公式,而不是背誦這些公式。畢竟前者才是應該放在腦袋裡的知識,而後者是應該放在腦袋外的知識。要求學生將這些東西完全放在腦袋裡,其實是一種非常沒有效率的學習方式。。
錯誤觀念三,記憶好的人是「各種東西都可以記下來」。
記憶力有很多種,有些人適合記地形,有些人適合記文章,有些人適合記電影劇情,這幾種記憶都牽扯到不同的能力,並不能一視同仁。在一方面表現優異的人,在另一方面可能就表現普通,這沒什麼大不了。
據說當代大畫家趙無極先生,對圖像的記憶能力非常好,幾乎達到過目不忘的境界,他曾經光靠記憶力,就把蒙娜麗莎的畫作,分毫不差地再畫一次。我有個朋友方向感非常好,只要逛過一次的地方,就絕對不會再迷路,簡直比鴿子還厲害。我個人則是方向感非常差,在清華大學念了四年書,有時候還會在校園裡迷路,但是我對文字很敏感,看過的文章,即使隔了好幾年,也都會記得。
這裡要強調的是,記憶力是有很多種的,不要以為「我記憶力不好,所以我適合念理科」,這是胡說八道。各種學科,有它所適合的獨特記憶能力,而每個人也都在各種記憶能力上有不同的長處,在某一方面記憶力弱的人,可能在另一方面的記憶力非常強,這一定要經過多方探測,深入瞭解,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。光靠著幾個考試的成績,就想要斷定自己的能力,是非常不聰明的作法。
知識如何儲存到腦神經系統
根據研究,腦神經細胞是記憶發生的地方。
你玩過七巧板嗎?你知道那七塊板子,靠著不同組合可以組出多少種形狀嗎?你學過英文吧?英文字母只有26個字母,卻可以拼出幾十萬個英文單字哩!你玩過童軍旗語嗎?靠著改變舉旗的方式,很多資訊都可以傳遞。你知道嗎?印第安人還可以靠著燒材冒煙,控制煙的形狀和方式來傳遞消息呢!
腦神經細胞也是用類似的方式來表達訊息,他們以彼此連結的方式,產生無數的組合,來表達各種不同的資訊。由於腦神經細胞的數目非常多,所以他們可以產生無數種的狀態,來紀錄我們一生中所面對的無數資訊。這些資訊包括我們所看到的影像,所聽到的聲音,所聞到的味道,以及其他抽象的觀念,思想,情感等等。
「工作記憶區」與「永久記憶區」
學過電腦的人都知道,電腦裡基本上有兩種儲存資料的地方,一種是RAM,一種是硬碟。RAM存取資料的速度快,但價格貴,資料也存不久。硬碟存取資料的速度慢,但價格較便宜,資料也存得久。
人腦也一樣,雖然都是用腦神經細胞來記憶,但基本上有分成兩種記憶區,一種叫「工作記憶區」(Working Memory),另一種叫「永久記憶區」(Long Term Memory)。
簡介「工作記憶區」
「工作記憶區」就像電腦裡的RAM一樣,處理速度快,我們的思考,推理,想像,分析等工作,都是在這個區域進行,才能馬上運算出結果。舉例而言,當我們見到一個朋友時,工作記憶區就會進行大量的比對分析,最後找到這個朋友的名字,讓我們可以稱呼對方。
簡介「永久記憶區」
「永久記憶區」就像是電腦裡的硬碟一樣,是負責儲存資料的地方。它的容量雖大,速度卻慢多了,而且資料要「寫」到這個記憶區,需要花比較多時間和精力,但資料一但儲存到這個地方之後,就不容易流失了,所以才被稱為永久記憶區。
我們可以用「在沙灘上寫字」和「在石頭上刻字」來比喻「工作記憶區」和「永久記憶區」的不同之處。在沙灘上寫字很輕鬆,用手指稍微畫一下,就寫上字了,但海風一吹,筆跡就消失了。而在另一方面,「在石頭上刻字」可就難了,刻一個字就得花上好多力氣,刻錯了要擦掉也非常麻煩,唯一的優點就是一旦刻好了,管他風吹雨打太陽曬,擦不掉就是擦不掉。這就是為什麼墓碑的文字都得用石頭來刻,後代子孫才不會輕易忘記呀!
工作記憶區和永久記憶區如何合作
工作記憶區和永久記憶區一起合作,組成了記憶系統。基本上的合作模式是這樣的:工作記憶區主要負責接收資訊,過濾資訊,運算資訊。資訊的來源包括耳朵聽到的聲音,眼睛看到的影像,鼻子聞到的味道,有時候甚至包括永久記憶區送來的一些舊有的記憶。這些資訊集合在工作記憶區中,進行非常快速的比對,比對的結果,就送回永久記憶區裡面儲存起來。
工作記憶區就像是生產線,永久記憶區就像是倉庫。生產線所需的原料來自於公司採購進來的材料,加上倉庫原本儲存的一些材料,經過種種加工程序,製成成品後,再運送到倉庫中儲存,等待下一回合的加工,或者直接販賣出去。
舉例而言,當我們看到一個似曾相識的朋友時,視覺系統就會把這個人的臉型輪廓資料送到工作記憶區,永久記憶區中也會將許多舊朋友的臉型輪廓資料送到工作記憶區來,這兩種資料就會在工作記憶區中做比較。如果比對的結果,找到一筆相符合的資料,就可以知道,眼睛看到的人,是某某朋友,趕快上前問好。如果比對的結果,完全不合,就知道這是一個陌生人,不必理他。當然啦,如果這個陌生人,經過一些相處,慢慢成為你的朋友,他的臉型輪廓資料,就會由工作記憶區,傳到永久記憶區存起來。下次再看到他,就不會當作陌生人了。
人的一生,會不斷累積各種不同的知識經驗,久而久之,永久記憶區裡,也存滿了各種不同的資訊:歌曲的旋律,小說的劇情,童年的回憶,媽媽煮的菜的味道等等。所謂「老馬識途」,經驗豐富的老馬,比起年輕資淺的小馬,自然記得比較多的地圖,較能擔任領路的工作。
工作記憶區負責比對,永久記憶區負責儲存
我們從每天醒來的那一刻開始,腦海中就不斷進行著「工作記憶區比對資訊,永久記憶區儲存資訊」的工作,簡直像是呼吸一樣簡單自然,但這麼簡單的活動,卻是所有記憶,思考,學習,感受等複雜行為的基礎。
在工作記憶區內所比對的資訊,主要來自於感官系統送來的新資訊,以及從永久記憶區送來的舊資訊,比對的結果通常不出下列三種可能性:
一:新資訊和舊資訊完全不同。
二:新資訊和舊資訊完全相同。
三:新資訊和舊資訊有些相同,又有些不同。
舉列而言,有一個五歲的小孩子,在家裡的瓦斯爐上,第一次看到茶壺,覺得很新鮮,便用手摸了一下,發現是冷的。由於以前沒見過茶壺,所以這是全新的資訊,於是「茶壺是冷的」這個資訊就被送到永久記憶區存起來了。(可能性一:資訊是全新的)
過了兩天,他在瓦斯爐上又發現一個茶壺,用手摸了一下,發現又是冷的,搜索記憶,發現以前也摸過的茶壺也是冷的。所以,這個「茶壺是冷的」的資訊又被送到永久記憶區,再重複存一次,而且可信度更高了。(可能性二:新資訊和舊資訊完全相同。)
有一天,他到外公家,也發現了一個茶壺,用手摸了一下,結果竟然被燙到了,這個新經驗和舊經驗不太一樣。令他十分困惑,他觀察了一陣子,發現這個茶壺有把手,而以前的茶壺沒有把手,所以他下了一個結論:有把手的水壺是熱的,沒有把手的水壺是冷的,而且把這個結論送到永久記憶區存起來。(可能性三:新資訊和舊資訊有些相同,又有些不同。)
下一次,他又到外公家,發現了一個有把手的茶壺,又用手摸了一下,結果也很燙,更證實了他的觀點:有把手的水壺是熱的,沒有把手手的水壺是冷的。(可能性二:新資訊和舊資訊完全相同。)
再下一次,他到阿姨家,發現了沒有把手的水壺,用手一摸,居然是熱的,證明他原本的概念是錯的,只好重新下一個結論:在瓦斯爐上的茶壺是熱的,不在瓦斯爐上的茶壺是冷的,把手並不影響熱度。(可能性三:新資訊和舊資訊有些相同,又有些不同。)
這個小孩子,就是這樣經由不斷地進行「比對,判斷,記憶」的過程,逐漸累積經驗,建構知識,雖然建構的過程很辛苦,錯誤也層出不窮,但是他的經驗卻越來越豐富,知識也越來越廣博。
衍生的基本原則
我們瞭解了這個「工作記憶區負責比對,永久記憶區負責儲存」的基本道理後,應該可以推論出下列幾個原則。
一.經驗與記憶相牴觸的時候,常常是智慧成長的關鍵時刻
以前例而言,當小孩子面臨「新資訊和舊資訊有些相同,又有些不同」的時候,正是他現有知識架構受到挑戰的時候。這時候,他必須重新建立知識系統,既符合新經驗,也符合舊經驗。雖然這個新知識系統,可能在不久之後,又因為更新經驗的刺激而被迫改變,但這個讓知識系統隨著經驗的刺激而不斷演化的過程,卻是智慧成長的最佳方式。
而這種行為,其實已經是各種生物的本能,只是人類發揮地最為淋漓盡致。當我們看到一件違反我們腦海中的知識架構的行為,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要找到一個理論來解釋它。如果沒有找到,我們的神經系統就會處在一種擾動的狀態,無法平息。
許多科學家們之所以衷情於研究工作,就是喜歡享受那種「找到答案」的成就感,在不斷的困難,矛盾,衝突之中,終於找到一種完整的架構,讓所有的衝突矛盾歸於平靜和諧,像是狂風大浪之後的風平浪靜,這種滿足,真是難以言喻啊。而另一方面,許多三姑六婆們之所以喜歡批評別人,是本能上要藉著這種方式,來維持心中「我比別人優秀」的知識系統,因為如果不這樣做,他們就得改變原先的知識系統,承認別人比較優秀,這將會另他們難以接受。這兩種情形,高下有別,但其實來源相同,都是起自於人類腦神經系統天生的「在衝突中追求和諧」的本能。
二.累積同樣的經驗,能強化該種經驗的強度
由前面小孩子的例子,也可以發現,新資訊和舊資訊完全相同時,能夠加強舊資訊在記憶系統中的強度。驗證的次數越多,可靠性就越高。
假想一個狀況,如果那個小孩子一直到六十歲所摸過的茶壺都是冷的,從來沒有見過熱的茶壺,即使有人告訴他,有些茶壺是熱的,他也會非常懷疑。
小學時,老師曾經問我們「一公斤的棉花,和一公斤的鐵」哪一個比較重,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回答「鐵比較重」。這其實是情有可原的,因為依照經驗,鐵很重,棉花很輕,這經驗是這麼強烈,以致於學生們很難接受「鐵可以和棉花一樣重」的理論。
破解這種迷思的最好方法,其實不是去強調理論的正確性,而是用實驗的方法,讓小朋友們秤一秤一公斤的鐵和棉花,比較他們的重量。多秤個幾次,累積一些新的經驗,就可以讓錯誤的知識架構自然崩潰,而重新產生正確的知識架構。
我們常說,熟能生巧。其實就是想要靠著反覆不斷地練習,提升某種知識在腦海理的強度。然而這其實也有一個隱含的危險:反覆練習,所能提升的是「知識在腦海裡的強度」,可是卻不能「提升該知識的正確性」。舉例而言,反覆練習同一題數學題目,最後可能是讓我們記住該題的解題方法,一看到同樣類型的題目時,能夠馬上聯想起節題的步驟,增加解題的速度。然而,這種方法,卻不見得可以真正提升我們對數學的理解程度。
三.人類的知識演進,是經由不斷的經驗累積
剛剛那個小孩子的知識建構過程,是經由不斷犯錯,改進,再犯錯,再改進,不斷修改原本的知識架構,逐漸趨向正確的知識架構。
人類的知識發展過程,比起這個小孩子的知識發展過程,也差不了多少,不斷地跌跌撞撞,修修改改。所以,人類歷史發展中所產生的知識,從沒有什麼是絕對正確或錯誤的,大部分所謂「正確的知識」,只是因為「它符合我們現有的經驗」,而如果我們的經驗不夠充分,我們所產生的知識就不完整。舉例而言,「外星人是否存在?」就是一個經驗的問題,目前我們人類所訪問過的星球才幾個而已,我們根本還沒有充分的經驗來回答這個問題。有人相信有,有人相信沒有,就是這樣子。如果有一天,外星人訪問地球了,這個問題就得到解答了!
所以,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的知識是否到達完美無缺的境界,我們只知道,藉著犯錯,我們改進了我們的知識系統,讓它更趨向正確,如此而已。也因此,真正偉大的科學家都是非常謙虛的。他們會尊敬古人,因為古人之所以犯錯,是因為他們的經驗不夠,並不是他們能力不夠。他們也會尊敬未來的人,因為未來的人比我們有更多的經驗,一定有更完整的知識,來改進我們犯下的錯誤。他們也會尊重別的文化,因為不同地區的人,有不同的環境與經驗,自然有不同的想法。
四.解釋「忘記」
存在腦海理的知識,多多少少都會隨著時間,逐漸淡忘,這是非常正常的情形,記憶力再強的人也無法避免。隨便問你,三年前的今天你的午餐內容是什麼?沒有人回答得出來吧!
歸納言之,忘記通常不外乎下列三種原因:
第一種是儲存資料的腦神經細胞強度消失,資料就逐漸消失了:就好像橡皮筋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,而逐漸變得彈性疲乏,腦神經細胞儲存資料,也會有彈性疲乏的時後,於是資料就逐漸模糊,終至於消失不見。
第二種是儲存資料的腦神經細胞壞了:當腦袋裡的某塊神經細胞被外科手術切除,或者生病壞死了,附著在上的記憶也跟著不見了。這種情形發生在病人或老人身上比較多。
第三種是連結資訊的腦神經細胞強度消失了:腦神經細胞有不同的功能,有些負責儲存資訊,有些負責連接資訊。當連結資訊的腦神經細胞強度減弱,就無法繼續指出資訊的位置,即使資訊明明還在,我們也找不到了。就好像是圖書館裡有些書的檢索卡不見了一樣,書雖然還是在圖書館裡,可是靠檢索卡找書的人,就找不到這本書了。這種情形很常見,有時候你明明記得某件事,可是猛然之間就是想不起來,就是這種現象。
由以上分析可以得知,失戀的人,如果想要忘掉那個負心人,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外科手術,找出那塊儲存負心人資訊的神經細胞,直接割除,乾淨俐落。不過這種方式,純屬理論探討,請不要輕易嘗試。第二種方法,就是移除所有和那個負心人有關的線索,讓你絕對不會聯想起負心人。不過這個方法也有實際運作的困難,剛分手的人,不要說看到玫瑰花,連看到一隻螞蟻都可以想起對方,要移除所有可能引起聯想的線索,可能得拿個核子彈,把地球炸掉才行。第三種方法,就是「自然消去法」:讓儲存的資訊,因時間久遠,強度逐漸減弱,最後就自然消失,資訊就不見了。人家說「時間是最好的解藥」,其實是非常有科學根據的。
「忘記」像是人體的新陳代謝一樣,是不斷在進行的活動。有些懶惰的學生可能因此找藉口:「反正學了也要忘,還不如不學,免得白花力氣!」嘿嘿,這句話唬外行人可以,唬內行人可不行。根據研究,雖然記在腦海裡的資訊都會逐漸忘記,但再把它記回來的時間卻會逐漸減少。第一次背一個單字,可能要花十分鐘。結果隔一天就忘了。第二次再背,可能只要花九分鐘就好了,隔兩天才會忘記,第三次再背,可能只要花八分鐘就好了,而且隔一個星期才忘記。雖然遲早都會忘掉,但努力的痕跡還是在的,並沒有白費。
五.解釋「記錯了」
先前談過,忘記的原因之一就是「連結資訊的腦神經細胞強度消失了」,以致於無法連到原先的資訊。而「記錯了」則是「連結資訊的腦神經細胞,連到錯誤的地方」,使得原本不相干的兩塊資訊被連在一起,害我們記錯資料。以圖書館的檢索卡來比喻,「忘記了」是檢索卡不見了,而「記錯了」則是檢索卡上的資料寫成另一本書去了!
「記錯了」和「忘記」和是很類似的情形,但是造成的危害可就大多了。我大學有個朋友,同時交好幾個筆友,幾乎整天都忙著寫信,而內容也多大同小異。有一次忙中有錯,居然把筆友們的名字記錯了,結果收信者都發現名字和信的內容兜不起來,一下子就穿幫了。如果他原來只是「忘記」是誰,大不了查查通訊錄就是了,然而他卻是「記錯了」,以致於大錯造成之後才發現,同時得罪了好幾個人。
記錯事情最大的麻煩在於:你根本不知道你記錯了,明明是腦神經細胞連結錯誤所產生的「虛擬實境」效果,可是你還以為那是實際發生過的事情。科幻電影最喜歡拿這種現象做文章,「駭客任務」所談的就是未來的某一時空,電腦控制了人類,所有人類腦海中的知識經驗都是電腦所輸入的假象,但身處其中的人們,完全無法自覺,還以為自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這就是「記錯了」的類似效果。其實,從認知科學的理論上探討,這種現象是有可能發生的,只是技術還太難,所以現在大家還不用擔心。
六.解釋「作夢」
人類的頭腦可說是部完全自動化的機器,它不用你命令,也能持續進行「工作記憶區負責比對,永久記憶區負責儲存」的活動。
白天時,腦神經細胞非常活躍,隨時隨地都在運作,到了晚上,我們睡覺了,它才會休息。然而,如果晚上我們入睡之後,腦神經細胞居然沒有休息,而繼續進行它的各項資訊存取的行為,那會怎樣?那就是作夢!
曾經有個大化學家,絞盡腦汁想要解開一個化學鍵的問題,卻百思不得其解,有一天晚上作夢,竟夢到兩條蛇互相咬在一起,結果他就由這兩蛇互咬的形狀,聯想出化學分子的排列結構。解開了這個難題。
由認知科學的角度看來,夢境的內容,其實是工作記憶區不自覺地從永久記憶區中,找到一些片段的記憶,而重新組織成為新的經歷,存回永久記憶區。這些假造的經歷,其實並沒有發生,但因為它被存回永久記憶區,所以讓我們起床後還可以記得。
由於這些經歷,並非親身體驗,所以神經細胞保存這些記憶的時間都很短,過不久就忘了。據科學家研究,一般人常常作夢,但在起床前就忘了,所以大部分都不知道自己睡覺時有作夢。
所謂「人生如夢」。其實夢的素材,常常就是由人生經歷中的點點滴滴組合而成,對腦神經細胞而言,夢也是一種記憶,人生的經歷也是一種記憶,兩者的差別,還真的難以分辨。
夢的內容,常常成為心理學家分析人格傾向的依據,這的確是有幾分道理的,畢竟夢的素材,來自於永久記憶區內的一些深層記憶,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可能不由自主地想要掩飾他們,只有在熟睡之後,才有可能釋放這些深層記憶。不過這方面的深入探討,就不是我目前的能力所能討論的了。

02. 深入探討工作記憶區和永久記憶區
簡介工作記憶區與永久記憶區
在「記憶」那篇文章中,我們討論了腦神經所組成的記憶系統,並說明了記憶系統主要有兩種記憶區:工作記憶區以及永久記憶區。工作記憶區就像電腦的RAM,主要是負責有關運算比對的工作。而永久記憶區就像電腦裡的硬碟,主要是負責儲存資料。兩種記憶區各有各有所長,也各有所短。這篇文章就是要分別討論這兩種記憶區和學習之間的關係,然後找出幫助記憶的方法。
玩電腦的人,總免不了愛問「你的電腦有多少RAM?」越多的RAM,代表電腦的「腦容量」比較大,可以處理更多的資料,所以速度也較快。對認知科學有興趣的人,也免不了好奇要問,我們的記憶是否也有容量的限制?據研究指出,我們的工作記憶區的確是有容量限制的,但永久記憶區的容量卻是接近無限,就看我們如何使用。
工作記憶區最多只能處理七組資料
根據喬治米勒(George Miller)的研究,一般人的工作記憶區裡,最多大概只能同時處理七件事情左右,就好像一台只能同時開啟七個視窗的電腦一樣。如果超過了這個數目,先前正在腦中處理的事情就會被排擠掉。
你不相信的話,可以自己做個實驗:翻開國語辭典,隨便找出幾個互不相關的辭,記在腦海裡(不准抄下來),然後逐漸增加辭的數量,越記越多,慢慢地,你會發現,快記不住了,不管你再怎麼努力,不是新記的辭記不了,就是舊的辭忘記了。最後你寫下你還記得的辭,算算看有幾個,差不多就是七個。這個實驗告訴我們,工作記憶區的容量是有限制的,就好像一個只有七張桌子的實驗室,我們可以在上面做各種實驗,但同時只能有七組學生一起做實驗。
由這個道理,你應該可以推測,如果校長訓話的內容,超過七點指示,全校師生,包括校長自己,都無法記住所有的指示,而且這是受先天限制,無法改進的。過去讀國中時,我們都要背誦青年守則,十二條彼此不相關的守則,硬要塞到腦子裡,想起來實在是不人道的事情呀!
最近美國有個媽媽,生了七胞胎。我就很慶幸她沒有生八胞胎,否則將來他們全家旅行點名的時候,這個媽媽大概每次都會漏掉一個孩子的名字,那就很糗了!
藉著「串連資料」,我們可以讓工作記憶區在同樣的容量限制下,處理更多的資料。
有追根究底,凡事懷疑的學生們大概會問:我能把李白的「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,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」二十個字,完完整整,一句不差,一字不漏地背下來,代表我的工作記憶區可以同時處理二十個東西,我是不是天才?問得蠻好的,雖然你其實不是天才!
喬治米勒找到了工作記憶區的限制,發現人不一定勝天,潛力不見得無窮之後,讓不少人大失所望,但他隨後也提出了另一個安撫人心的道理。他說這個七嘛,是指七個不相干的事件,至於每個事件裡包含了多少資料,那可就說不定囉!咦?這有漏洞可鑽哦!這就好像是國王允許你,可以從他的米倉裡帶走七袋米,可是卻沒有限制你米袋有多大,如果你縫了好大好大的米袋,那不就賺到了?完全正確!你真是蠻適合當奸商的!
我們的工作記憶區巧妙之處就在這裡。就像實驗室的桌子,雖然有一定的數量,但卻沒有限制你做怎樣的實驗。能力差的,只能拿根溫度計在這桌子測量開水溫度,能力好一點的,可以解剖青蛙,厲害的高手,用同樣的桌子,卻可以用來測量光電效應,得到諾貝爾獎!所以啊,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,雖然天生限制,每個人的工作記憶區都只能處理七個區塊的資料,但厲害的人,就是有辦法巧妙利用這七個區塊,讓他們發揮最大的效用。
舉例而言,當你在背東西的時候,如果想辦法,讓要背誦的東西,彼此產生關連,變成一串一串的資料組,而不是單一的個別資料。原本數目龐大的資料,就可以被區隔成少數的幾個資料組,一組資料只用一個區塊,那就可以減少區塊的使用量,也就不會超過限制了!
舉前面那個背誦李白詩的例子而言,如果一個人對中文字一點都不瞭解,以為一首絕句是由完全不相干的二十個字所組成,那他就真的需要二十個區塊來背誦這首詩,顯然一輩子都背不全了。但是,如果他稍微聰明一點,把這首詩中的每一句話都當作一個單位來處理,就會發現,「二十」個字,其實只是「四」句話,所以,用四個區塊處理就綽綽有餘了。如果更高竿一點,把整個意象用一齣二十秒的廣告手法來表現,「四」句話其實就是「一」齣戲,那只要使用一個單位就背成了。
再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:你記得我們國中時怎麼背化學週期表嗎?幾百個沒有關係的元素,要橫著背,縱著也背,這怎麼可能呢?還不就是靠著口訣幫忙的:「甲愛那美女,。。。。鋅鐵鉛銅共一斤」來幫忙。「鉀,鈣,鈉,鎂,鋁」原本是五個不相干的東西,要五個區塊,現在被口訣一串,只成了一句俏皮話了,一個區塊就夠了,好記多了不是嗎?
聰明的人,並不見得有更多的腦容量,但確有較好的方法處理資料
所以,聰明的人,並不就是他們擁有比常人多的腦容量,而是他們有較好的方法處理資料。他們會把資料分門歸類,組合包裝,來降低處理的複雜度,讓處理起來更有效率!比如說,他們會藉著比較分析,讓知識之間彼此產生關連,或者把新知識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,或者把類似的知識歸類在一起而把不同的知識分開。在某些特殊狀態下,有些知識之間明明沒有關係,他們也會利用口訣等技巧,「強詞奪理,自圓其說」,把他們放在同一個區塊,以幫助記憶。
天龍八部這本小說裡面,喬峰在少林寺被兩個和尚逼問一件事情,喬峰解釋了,可是兩個和尚不相信,罵他:「你強詞奪理,居然還想要自圓其說」。喬峰回答:「我如果能夠自圓其說,就不算是強詞奪理」。哈哈,好個喬峰,說得真是太好了。其實我們的腦袋,整天在做的事情就是「自圓其說」。「自圓其說」不僅能幫助我們記憶,也幫助知識的整合,事實上,整個知識建構的過程,就是靠著不斷地自圓其說而演進的。
孔子談治國之道「不患寡,而患不均,不患貧,而患不安」,對整天嫌自己腦袋不夠用的人應該頗有啟發。工作記憶區要是管的好,絕對夠你用,不要整天患貧患寡了啦!
永久記憶區主要負責儲存資料,容量幾乎沒有限制,但資料很難寫入。
談完了工作記憶區,現在讓我們繼續分析永久記憶區。永久記憶區主要負責儲存資料,它有很大的空間,也可以存得久,但卻有一個嚴重的缺點:資料不容易存進去!在永久記憶區存東西,就像在大理石上刻字一樣,雖然刻上去之後可以保存很久,但卻得花很多苦工才刻得上去。而這個地方,也就是一般人所抱怨的「記憶力不好」所發生的地方了。
學生常會抱怨「上課時都聽得懂,但回家就忘記了」。這種情形,靠著我們對工作記憶區及永久記憶區的了解,可以很容易的解釋。上課時,我們用工作記憶區進行理解,分析,比較等各種工作,因為工作記憶區有容易寫入資料的特性,所以我們上課時,覺得聽得懂,看得懂,想得通,印象鮮明,清晰可見。但接下來資料送往永久記憶區時,因為永久記憶區有不容易寫入資料的特性,所以許多資料就流失了。回家後,便覺得印象模模糊糊,只能想起片段模糊的概念。之後隨著時間的增長,如果沒有複習,資料便會繼續流失,到最後忘得一乾二淨。
我在好幾年前念清華電機系時,修了電路,電子,電磁,通訊等各種學科,當初也都通過各種考試,可是現在要讓我回想內容,說真的,我除了書皮的顏色還記得之外,其他大概都忘記了。
永久記憶區裡的資料,仍然會隨著時間的增加,以及主觀的意見累積,逐漸改變
雖然永久記憶區裡的資料可以存的比較久,但還是有逐漸淡忘的現象,像是鋼筆筆跡一樣,會隨著歲月的累積而逐漸消逝。不信的話,你可以回想小學第一天上學的情景看看。那時候的你,可能覺得「第一次上學」,是「有生以來」最重大的一件事了,但隨著「有生之年」的不斷增加,重大事件也不斷發生,「第一次遠足」,「第一次帶便當」,「第一次得獎狀」,「第一次看顯微鏡」,「第一次和女生牽手跳土風舞」,新的經驗接踵而來,慢慢地,就把「第一次上學」的經驗拋諸腦後了,現在回想起來,大概已經是模模糊糊,只剩下幾個淡淡的畫面了。
除了時間之外,主觀意見也會改變永久記憶區中的資料。故總統蔣公曾經說過「思想產生信仰,信仰產生力量」,在我看來,思想會不會產生信仰有待研究,但是信仰可以產生思想倒是千真萬確的。所謂「杯弓蛇影」,一個疑神疑鬼的人,看到草繩都可以誤認為蛇,這不就是因為成見所導致的感官神經誤判嗎?
當我們對某件事物深信不疑,久而久之,我們的神經系統也會「專鑿附會」把一些沒有發生的事情,都當作已發生的情況來對待。我曾經有個朋友,很嫉妒另一個同學的文學才華,有一次當著我的面,就批評那個朋友的某篇文章,說他舉的某個例子很不好,可是我回去找到那篇文章一看,卻根本沒有那個被批評的例子。後來有個機會,我又和那個朋友見面,告訴他這個誤會,可是他仍然一口咬定,他有看到這個例子,還說一定是我看錯了。這種「信仰產生思想,思想產生力量」的過程,是蠻令人啼笑皆非的。
資料存得好,遠比資料存得多還要重要。
永久記憶區裡,就像個圖書館一樣,存著我們從小到大,所學到的知識與經驗。學得比較好的人,他腦海裡的知識就放得非常有條理,所有知識,都擺在正確的地方,知識彼此之間的關係,綿密複雜,卻又井井有條。而另一方面,學得比較不好的人,腦海裡的知識,就雜亂無章多了。蕪蔓龐雜,沒有修剪,錯誤的知識也充斥其間,沒有清除。以書櫃作比喻,有些人的書櫃,書雖少,卻每一本都是有用的資料,能夠真正幫助使用者解決問題。而有些人的書櫃,書雖多,卻都是過時的或是錯誤的資料,雖然滿滿塞了一整櫃,卻一點用處也沒有。
舉例而言,一個學生,死背了各種數學題目的特殊解法,卻沒有真正的融會貫通,那他對數學原理的了解,絕對比不上那些深入了解原理,卻不知道特殊解題技巧的學生。所以啊,同學們!與其過分花時間去練習特殊技巧,去應付那些千年難得一見的不人道題目,還不如多花點時間,好好的把基本原理弄清楚,這才是正本清源之道。太過分太刁鑽太沒天良的題目,就別裡它了。
這道理雖然間單,但卻不容易做到。聯考的壓力,早已養成學生們患得患失的心理,做題目就像是錦衣衛抓犯人一樣,寧可錯殺一百,不可錯放一題,只要聯考考過的題目,不管如何刁鑽弔詭,也要把它弄懂。如果真弄懂也就算了,偏偏許多學生,明明不懂,又害怕聯考會再考一次同樣的題目,便硬把解法死記下來,圖個心安。這其實是得不償失的行為。
沒有真正了解的東西記不久的,一下子就忘了。即使你費盡千辛萬苦,真把它給硬記下來了,它也無法真正融入你的知識結構裡,你只能用它來應付完全一樣的題目,但卻不可能觸類旁通,運用到別的題目去,這樣的投資報酬率實在太低了。再者,這些囫圇吞棗的東西記多了,永久記憶區裡便開始充斥著東一團西一堆的凌亂資料,日積月累之下,反而混淆了整個知識系統,成事不足,敗事有餘。
新知識要和現有的知識產生關連,才容易記得住
雖然我用書櫃來形容我們腦海裡的知識,但有一點是非常不一樣的。書櫃裡的書是一本一本的,彼此之間沒有什麼關係。但是,腦海裡的知識,是彼此之間互相聯結的,就像一個三度空間的蜘蛛網一樣,網裡面的每個節點都代表某個知識的片段,彼此之間盤根錯節聯結在一起。
在我們學習新概念的時候,這個新的概念,會試著在腦海中的「知識蜘蛛網」裡,找尋和它相關的各種概念,如果找到了,這個新概念就會產生一些蜘蛛絲,和這些相關概念連結在一起,相關的概念越多,產生的蜘蛛絲就越多,新概念的附著性就越強,不容易忘掉。如果找不到任何相關的舊概念,這個新概念,就只好孤伶伶簡單地附著在蜘蛛網裡,沒有任何蜘蛛絲連結,所以就容易忘記。
你知道船下錨的過程嗎?船在水上,如果沒有下錨,就會隨波逐流,定不下來。為了把船隻停在固定的地方,水手們就會把錨拋下來,希望這錨能勾住海底的岩石,硬塊,來拉住船隻。如果海底到處都是岩石硬塊,這錨就下得很穩固,船就不會漂走。相反的,如果海底都是鬆軟的泥沙,這錨就下得不紮實,船容易漂走,這時候,船長可能會下令,再放一根錨下去,希望兩條錨的力量,合起來可以讓船比較穩固。
人際關係裡面,有攀關係的說法。新的觀念就像是這條船,在我們的知識蜘蛛網裡,找尋下錨的地方。對它而言,這個知識蜘蛛網裡每個和它想關的概念,都是一個岩石,可以拋下一根錨來穩住自己。相關的概念越多,可以拋錨的地方就越多,新知識就越穩固。如果一點相關的概念也找不到,這新知識就停的很辛苦,隨時都會漂走。
舉一個例子,一個已經學會象棋的人來學圍棋,速度一定比重頭學圍棋的人快。因為他的知識架構裡面,已經有了一些類似的知識作為基礎,所以新的知識進來的時候,很快就找到「攀關係」的地方,一下子就可以觸類旁通了。
學生們所抱怨的「我的記憶力不好,東西學了就忘了」,可能有兩個原因。一是這個觀念太新了,他過去一點類似的經驗也沒有,無法參考,就好像是船下錨的時候,把錨拋在淺淺的沙灘上,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拉住這新觀念,所以一下子就流失了。第二種可能,是這學生雖然有很多有用的類似觀念,但他卻沒有好好利用,沒有去認真比較分析,深入探討。也就是說,雖然海裡充滿了岩石硬塊,但船長卻忘了把錨拋下來,把船固定住,船一下子就漂走了。

03. 概念式知識和劇情式知識
簡介概念式知識和劇情式知識
永久記憶體裡,基本上存著兩種知識。一種是概念式知識(Declarative Knowledge),另一種是劇情式知識(Episodic Knowledge)。概念式知識,就相當於普通圖書館的文字圖書一樣,存著許多觀念,邏輯,道理,規矩,原則,名稱,性質,關係。比如說,朋友的電話,韓愈的「師說」全文,青年守則,山東的特產,廣東省會,人體器官各部份的名稱及相對位置,唐宋八大家的名字。這種知識,也是傳統教育裡比較偏重的。
劇情式知識,就像是視聽圖書館裡的錄影帶,錄音帶,VCD/DVD一樣,存著像電視連續劇一樣有連續性劇情的知識。比如說,童年回憶啦,電影情節的片段啦,遠足的經驗啦,一首歌的旋律,解剖青蛙的步驟,小說的情節等。這種知識,傳統考試方法不容易測驗,所以被許多人忽略了。
概念式的知識,是靜態的,我們必須注重它的結構性,階層性,完整性,以及邏輯性。例如,人體器官,你可不能記錯名稱及相對位置。大部分的人,都懂得如何記憶概念性的東西,他們會使用圖解,結構圖,分類圖,條列法等,來幫助記憶。
相對的,劇情式的知識,是動態的,我們必須注重它的連續性,順序性,演化性,發展性。例如,一首歌的旋律記反了就不是那首歌了。記憶劇情式的知識,最好使用「冥想法」:把整個過程,不斷地在腦海裡,像放錄影帶一樣,一遍又一遍的反覆播放。
這兩種知識與學習的關係
傳統的學習,太偏重於「概念式知識」,而忽略了「劇情式知識」重要性,以致於我們在學習「劇情式知識」的時候,往往用「概念式知識」的方法來面對,所以就學不好。
舉例而言,學習牛頓運動定律,F=MA時,大多數的老師,會強調F代表力量,M代表質量,A代表加速度。這是介紹概念,定義,所以是屬於「概念式知識」。但是,這個公式本身也是一個「劇情式知識」的事實,卻少有人注意到。事實上,你可以把這個公式看成一個劇本,可以上演各種「火箭發射的現場轉播」,「石子由高塔下降的過程」,「高空彈跳的表演」等等。所以,這個公式,同時具備有「概念式知識」與「劇情式知識」的性質。
再舉例而言,「空山不見人,但聞人語響,反影入森林,復照青苔上」,對大多數人而言,都會逐字逐詞的解釋,所以認為一定是「概念式知識」。但是若你真正要瞭解這首詩的意境,那絕對要像是拍電影一樣,由「空山」的廣角鏡頭,帶入「人語響」的聲音,然後鏡頭轉向「反影入森林」的慢動作,最後近距離特寫「復照青苔上」。所以學習這首詩,又成為「劇情式知識」的一種應用了。
許多學生都不喜歡上實驗課,但為了要應付考試,就把實驗步驟,實驗結果當作「概念式知識」死背下來,這實在是很愚笨的方法。實驗的過程,是有步驟,有情節的,絕對是一種「劇情式知識」,要記住這種知識,最好的方式就是參加演出,好好地做實驗,將來回憶這些過程的時候,就很輕鬆字在了。
這兩種知識與性向的關係
各行各業,都需要有一些特殊專長,所以有這種特殊專長的人,從事這個行業一定是事半功倍。舉例而言,電影的導演,顯然就很需要能處理「劇情式知識」的專長,光看到劇本,就可以想像出整齣戲的過程,然後實際把戲拍出來。偵探以及刑警其實也都是需要有「劇情式知識」專長的人,光看到一些簡單的線索,就要抽絲剝繭,拼湊出整個案件的合理過程,這也是很厲害的。
舞蹈,作曲,漫畫,小說等行業的相關專業人士,也都是要靠著優異的處理劇情式知識的能力,才能有傑出的表現。
至於律師,代書等行業,則必須要能靈活運用文字概念,處理法律條文,所以需要能處理「概念式知識」。大多數的老師也都是這方面的能手,他們能夠把一個概念的前因後果,來龍去脈,解釋的清清楚楚,讓學生們順利地吸收知識。軟體程式設計師似乎也需要這方面的能力,才能夠瞭解各種程式語言的特性,然後利用這些程式語法,設計程式,執行特定的功能。
但這兩種知識也是相輔相成的。一個導演,固然要有優異的「劇情式知識」將電影拍出來,但在閱讀劇本時,他仍然要有「概念式知識」,來讀懂劇本的內容。軟體設計師固然需要優異的「概念式知識」,來寫作程式,但在構思程式流程時,仍然需要「劇情式知識」,來模擬程式執行的狀況。
但有時後,一件事物會同時有這兩種特性。比如說,「赤壁賦」是篇文章,看起來像是概念式的知識,但仔細想想,它也是個遊記,可以有劇情的。怎麼辦呢?那就代表它兩種知識都是!一魚兩吃,幫助消化。就好像小說可以改編成電影,電影拍完還可以賣原聲帶,你讀了小說,看了電影,又再聽原聲帶,一定能把內容記得更牢吧!
 
結論
本文的目的,在於讓學員們分辨這兩種知識的特性,以便在面對時,能找出適當的策略,幫助記憶。然而要注意的是,「概念式知識」和「劇情式知識」並不是相對的,而是互補的。而且,各領域的專業知識,都或多或少需要這兩種知識的搭配合作,才能建立完整的架構,所以,如果你問我,「學英文是屬於使用概念式知識的方法,或者屬於使用劇情式概念的方法」,我的回答將是「主要是使用概念式知識的方法,但也需要劇情式知識的配合」
我們無法將所有領域的知識,都分門別類,標定他們是屬於哪一種知識,我們能做的,是培養出判斷力,分辨如何在各種場合中,搭配著使用不同的方法,達成最好的學習效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ly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